大鹏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长安的荔枝》,豆瓣开分7.7,对于一部商业大片来说,这算是“顶级”了。《长安的荔枝》预估最终票房接近7亿,而且一直在涨,说明口碑很好。为什么这部电影这么火?因为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牛马”共鸣。
大鹏在《长安的荔枝》中饰演唐代小吏李善德,他的命运轨迹与当代都市打工人的生活境遇形成了惊人的共振。影片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荔枝快递”任务,精准戳中了现代职场人的集体焦虑与生存困境。李善德这个角色之所以能在上映短短几天内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大鹏巧妙地将古代官场生态与现代职场文化进行了无缝嫁接,让观众在历史故事的包装下,看到了自己为房贷奔波、被上司压榨、在系统夹缝中求生存的真实镜像。
长安在唐代是首都,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北京生活的现代人来说,对《长安的荔枝》更加有共鸣,因为我也在北京买房了。影片开场,李善德在长安购置房产的情节,瞬间击中了当代观众的软肋。这位唐朝的九品小官,耗费18年光阴才勉强在京城安家,而且还是通过“贷款”的方式——这个细节让无数现代“房奴”会心一笑,同时又心生酸楚。
李善德像现代的购房者一样背负长期债务,这种经济压力直接导致他在职场中变得“软弱可欺”,因为他怕被开除。一旦被开除,就断了经济来源,那还怎么还房贷呢?当领导将“运送鲜荔枝”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强加给他时,房贷的重压使他失去了说“不”的勇气。完不成任务,有可能会被皇上问斩;还不了房贷,也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还不如搏一把。
李善德这种因经济负担而被迫接受不合理工作安排的困境,与当下许多年轻人为偿还房贷、车贷而忍受加班文化、职场PUA的现象如出一辙。电影通过这一设定,巧妙揭示了经济压力如何异化人的职业选择与行为模式,这一主题穿越时空依然鲜活。
李善德在《长安的荔枝》中的遭遇,堪称一部浓缩的“职场受难记”。从被迫接单、同僚甩锅、跨部门推诿,到领导画饼、资源短缺、 deadline压迫,这些现代打工人耳熟能详的职场困境,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官场中,竟以惊人相似的方式上演。大鹏敏锐地捕捉到了官僚系统运行中的永恒法则——欺软怕硬、层层加码、责任下移,并通过李善德的经历将其戏剧化呈现,让观众在历史镜像中认出了自己的职场处境。
非著名娱评人吴清功指出:大鹏这次真的不一样,《长安的荔枝》和他以前执导的电影《煎饼侠》《缝纫机乐队》《热烈》都要深刻得多。大鹏是赵本山的徒弟,天生自带喜剧基因,《煎饼侠》和《缝纫机乐队》都是“笑死人不偿命”的喜剧片,虽然票房不错,但口碑不好。大鹏没有参演《热烈》,并不是典型的“大鹏式电影”。而《长安的荔枝》将会成为大鹏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代表作——既叫好又叫座。
按天配资-按天配资官网-网上如何开户炒股-杭州股票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